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銀發風采 >> 流金歲月 >> 正文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感悟|王建明: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道路的思考

發布者:王建明 [發表時間]:2023-10-10 [來源]: [浏覽次數]: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詞,也是生态哲學的一種新範式,其内含了夥伴型生命共同體、生态利益共同體、可持續發展共同體“三位一體”的深刻意蘊。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自然觀上是對西方征服論自然觀的批判與超越,是對馬克思恩格斯和諧生态自然觀的傳承與發展,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人合一”自然觀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對我國以往“人定勝天”自然觀的自我革命,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和諧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态型新理念;在思維方式上是對西方主客二分與還原論思維的超越,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主體-客體-主體交往辯證法思維與有機整體論思維的内在融合,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了生态型新思維;在環境倫理上建構了公正平等的代内環境倫理、代際環境倫理和種際生态倫理,從而超越了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與極端的生态中心主義,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和合共生的新型環境倫理觀。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中國式理論解答。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則是以上述生态哲學新範式為基本形态的生态實踐哲學。這一現代化新路所内涵的馬克思主義和諧生态觀與中國“天人合一”生态觀相結合,構建綠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徑,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統一,實現人與自然共同富裕的生态民生,推進共建共享美麗世界與美麗地球可持續發展等五大實踐性内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是現代化進程中對正确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中國式實踐性解答。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五大本質特征之一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道路”,彰顯了不同于西方的生态現代化道路,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綠色現代化。其高揚的馬克思恩格斯“雙和諧”主題,強調的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演繹的“主-客-主”交往實踐觀生态辯證思維,倡導的人民至上與全面發展綠色價值導向,主張的實現社會正義與生态正義相統一的全面性正義,全方位地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紅綠一體、紅綠交融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

總體而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在立足本來、借鑒外來、面向未來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的生态哲學思想同中國的生态實際、同中國優秀的傳統生态文化相結合,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生态哲學全新範式,以中國式的綠色現代化,全面推動創造的人類與自然互利共生、文明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人類生态文明新形态,逐步真正實現馬克思恩格斯倡導的 “人道主義”、“自然主義”與“共産主義”和諧統一的理想社會形态。

退休馬院黨支部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