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收看了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甄占民作的全國離退休幹部第十九場網上專題報告,題為“增強曆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問題有所感悟。
世界上古代文明主要有四種,其中三種都中斷了,僅中華文明因精華豐富,得以國家形态保留下來,綿亘五千餘年。但中華文明亦有糟粕,腐朽的封建主義在西方資本主義堅船利炮打擊下,中華民族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中國共産黨人,從西方學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其指引下,用社會主義救了中國,繼而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了中國。如今,中國人民正緻力于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複興的過程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過程。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靈魂是馬克思主義,但其根,其本,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内涵,在客觀上許多與馬克思主義相契合,如天人合一、大同理想、民惟邦本、和而不同、家國情懷等。我們要努力發掘、整理中華傳統文化,盡取其精華,按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将之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的民族特色、民族語言,已達到古為今用、中西結合、洋為中用的目的。在與馬克思主義從契合到結合的過程中,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文化強國,确立文化本位,胸懷文化自信。
退休人文與圖書館支部黨支部書記陳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