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銀發風采 >> 銀發生輝 >> 正文

發揮餘熱,魅力四射

發布者: [發表時間]:2014-12-28 [來源]: [浏覽次數]:

——記蘇州科技學院退休老領導姚炎祥同志

蘇州科技學院,原蘇州城建環保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姚炎祥同志,2001年退休後緻力于環保教育、研究、宣傳工作,創立了“環保教育研究中心”,編寫了一套“環保科普叢書”;參加了蘇州市科技協會和蘇州市老專家協會,每年帶領老專家研究課題,開展調研,為市領導建言獻策當好參謀;2006年寒山寺成立“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受邀擔任院長,在五年時間裡,共收集300多篇論文,出版了四本論文集,在蘇州乃至全國,甚至國際上都有一定影響。

2001年,65歲的姚書記從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并沒有休養,而是繼續做他喜歡的事---環保工作。由于他管理蘇州城建環保學院二十多年,幹學院院長兼書記就十四年,所以他對環保專業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位時,各種事務忙,沒有精力碰它,退休後,他覺得有充足的時間去為環保做一點事,于是他創立了“環保教育研究中心”,推廣環保研究、教育、宣傳工作,讓人們重視環保。他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組織一批老教授,老專家起草編寫了一套“環保科普叢書”,并正式出版;二是結合學院院系申報課題,做好科研;三是幫助學校環保專業建立學生實習基地和就業網點。通過幾年的工作和姚書記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赢得了師生的歡迎。

特别是姚書記不忘自己是老黨員身份,樂于幫助需要他幫助的人,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和影響,幫助别人,讓他們做好事,為社會做貢獻,這也是姚書記最樂意為他們辦事的原因。

蘇州相城區有個民營企業家,十年前要辦污水處理廠,找到姚書記尋求幫助,姚書記被他無畏的精神和追求環保事業精神所感動,決定全力幫助他,幫助他的企業。老闆是一個農民出生,又不懂環保,姚書記請我院專家教授幫他指導,規範生産,同時姚書記利用自己的身份幫他申報資質和申請執照,親自為他跑省裡、部裡,最後辦完了所有的手續。企業發展中期,姚書記為讓企業發展更好,為企業出謀劃策,不要報酬,義務為他們服務,利用他的關系,幫助他們請來了我國著名污水處理工程院院士進行企業指導和培訓。通過姚書記熱情的付出和努力,“東方環保有限公司”現在在蘇州、在省裡、甚至在全國民營環保企業裡都非常出名,年利稅幾千萬元。老闆也從一個農民成了著名民營企業家。

姚書記85年從哈爾濱建築大學調到蘇州城建環保學院工作,到2001年退休,一直從事大學管理工作,擔任黨政一把手。在蘇州建築、環保界很有威信。退休後又一直緻力于環保工作,蘇州市老科協、老專家協會都慕名請姚炎祥同志擔任老科協副會長、老專家協會環保組組長。姚書記在為“兩協”工作期間,不忘老教授、老環保工作者身份,積極為老專家環保組工作,在他的帶領下,老專家成員每年搞課題、著書、為市領導建言獻策等等,受到市裡表揚。

在姚炎祥同志帶動号召下,完成了省裡課題:“建設新農村生态環保課題”,已通過論證并開始實施,等;正式出版書籍有“吃出健康”、“吃出美麗”、“吃出聰明”等;發表論文有:“汽車尾氣污控治理”等;建言獻策有:“上方山綜合生态治理”已被采納并開始規劃建設,已初見成效,等等。

2006年,姚書記開始更加繁忙。寒山寺要成立“寒山文化研究院”,方丈提出要姚書記擔任院長。起初姚書記有顧慮,不知佛教寺廟工作适不适合。那年四月,單位組織他療養,他就帶了佛教和寒山寺的書看,看後他發現他改變了觀念:1、佛教主要教人與人為善,多做好事。2、寒山寺創建人寒山子提倡和合精神,非常符合我黨提出的和諧社會精神。3、他發現寒山寺文化内容豐富,值得研究。鑒于以上三點原因,姚炎祥同志決定走馬上任,擔任完全不同于大學院長的院長。

在五年時間裡,第一年最艱難,瞻前顧後,摸着石頭過河,既要講科學性,同時要尊重佛學。他從寺廟佛學院、地方民間、大專院校組織人才進行研究,共收集論文80餘篇,并從中篩選了30多篇出版了論文集。當年在召開第一屆命名為“和合文化論壇”大會時,受到媒體和與會人員的歡迎,論文集廣為流傳,甚至中央領導都看了,并告訴市委書記,寒山寺文化研究工作做得好!

從此寒山寺文化研究加快了步伐,五年裡共收集論文300多篇,出了四本論文集,作者已擴大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全國各地。去年召開國際論壇,吸引了泰國、美國、日本、韓國等七個國家共160人參加。今年在四本論文集中挑選好的論文出了一本精品論文集。另外,還組織了一次“寒山寺慈善文化論壇”,收到很好的社會效應。

碩果累累,離不開姚書記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開創了寺廟文化研究先河,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為寒山寺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做出了貢獻。

金秋是收獲的季節。姚書記的事迹被許多人津津樂道,傳為佳話。多家電視台、報刊進行了報道,特别是香港鳳凰衛視對他進行了專訪,這是對他的認可和肯定。

姚炎祥同志在高校工作一輩子,受黨的培養教育幾十年,一直擔任黨政領導工作,具有非常豐富的組織能力和管理經驗,特别有高度政治責任感和個人魅力、号召力。他退休後還不忘本色,樂于助人,開開心心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充分發揮了一名老黨員、老領導、老教授的作用與影響,得到了大家的好評與尊重!

蘇州科技學院

2011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