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銀發風采 >> 銀發生輝 >> 正文

杭鳴時

發布者: [發表時間]:2014-12-28 [來源]: [浏覽次數]:

1931年生,浙江海甯人,生于上海。第一屆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委員,第二屆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1952年考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美術部繪畫系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從事美術教育至今已40年,現任蘇州城建環保學院教授,蘇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美術家,在美術範圍裡涉獵甚廣,油畫、水彩畫、年畫、粉畫、版畫、宣傳畫、插圖等諸方面均有佳作問世。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維吾爾族老人》;《夜航》等參加全國青年美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周年美展,都是獲獎作品。代表作《工業的糧倉》、《撫順露天煤礦》入選全國美展,并收入《中國美術館藏畫集(第一卷)》中。他借鑒英國水彩畫古典技法,運用到反映煤礦生産建設工地上的雄偉氣魄,令人矚目,在水彩畫界有很大影響。

人生曆程

1992年中國美協聘請為全國第二屆水彩粉畫展評委。

1992年10月赴美國加州考察交流。

1993年美國舊金山美洲、亞洲藝術學會授予博學會士、并聘為該會駐中國江浙地區聯

絡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立水彩畫藝術委員會,被聘為委員。

1994年中國美協聘為第三屆全國水彩、粉畫展評委。

1996年中國美協聘為全國首屆水彩藝術燕尾服評委

1997年中國美協聘為全國第四屆水彩粉畫展評委,其代表作有水彩畫《夜航》、《工業的糧倉》,前者為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榮獲1957年解放軍建軍30年美展三等獎;後者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并輯入《中國美術館藏畫集第一卷》中、此畫還同另一幅粉畫《為國争光》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美術集中。油畫《柯棣華搶救傷員》永久陳列在白求恩醫院柯棣華紀念館。粉畫《展》入選中國首屆體育美展,獲榮譽獎并為中國奧委會收藏。

50、60年代,他主要從事水彩畫創作,代表作有:《工業的糧倉》、宣傳畫《繼承革命傳統,做紅色接班人》,均于1964年入選全國美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前者入編《中國美術館藏畫集》第一卷中,後者入編《中國美術五十年》。《工業的糧倉》和粉畫《為國争光》還被編入《中國新文藝大系》美術卷中。他的水彩畫((并岡山茅坪)、《美國國家公園》、《富陽便道》、《蘭溪集市》等先後入編《現代水彩》和《當代建築美術名家選集》。70年代至80年代初,着重創作了一批年畫,其代表作有: 《反彈琵琶》、《新麻姑獻壽》、《拾金不昧》等,其中《草原鐵騎》一幅首版印刷180萬份,創文革前的年畫首版發行量之最。

其間應遼甯、吉林、黑龍江、安徽、廣西、山東、四川、天津、重慶等省市出版社之邀,舉辦年畫創作培訓班,培養了一大批青年作者。80年代初期,受粉畫前輩丁正獻先生的囑托,開始研究粉畫藝術。1984年,粉畫《人物》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被評為優秀作品,此畫開創了粉畫這一畫種入選全國綜合性畫展之先河。其後,粉畫《綠色的夢》、《藍色的交響曲》,入編《世界人體藝術鑒賞大典》。

1998年,粉畫《柯橋夕照》在美國第26屆粉畫展上榮獲金獎,1999年,粉畫《山城》又在美國第27屆粉畫展上獲得由美國專業畫家聯盟頒發的“優秀畫家”獎,并被譽為“當今粉畫巨子”。2000年成立了“杭鳴時粉畫工作室”并舉辦了首屆粉畫研修班。2003年4月在蘇州成功舉辦了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蘇州市政府主辦的《中國首屆粉畫展》,展出中外粉畫作品180餘幅,粉畫作者擴大至800餘人。

2003年9月該展還被邀請參加北京國際雙年展的序列展,在中國博物館展出。2003年12月,杭鳴時被中國美術家協會作為美術家特邀代表出席了第六屆全國美術家代表大會(北京)。出版的專著有:《擦筆水彩年畫技法》、《粉畫技法》、《杭鳴時粉畫人體集》及《杭鳴時作品選集》等。

80年代初參與老一輩畫家倡導的粉畫複蘇活動,作出了出色的貢獻。粉畫《老有所樂》參展1992年全國第二屆水彩粉畫展。1994年粉畫《峽谷餘輝》參展第三屆全國水彩、粉畫展。1996年水彩畫《美國國家公園》參展全國首屆水彩藝術燕尾服。1997年粉畫《柯橋夕照》參展全國第四屆水彩粉畫展。1998年’98美國第26屆全美粉畫展,粉畫《柯橋夕照》入選,并被評為大獎,由此破格成為美國及國際粉畫協會會員。上海粉畫學會聘請為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和蘇州市美訂家協會在宿州美術館主辦《杭鳴時作品展》。1999年北京中央電視台協會水彩書畫院電視台畫廊主辦《杭鳴時作品展》。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出版《杭鳴時畫集》。 《人物》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開創了該畫種成為獨立畫種入選全國綜合美展的先河。出版有《擦筆水彩年畫技法》、《杭鳴時粉畫人體集》、美術技法叢書《粉畫技法》(1992年四川美術出版社)等。十餘年應邀赴全國各省市及美國舉辦畫展、學術講座、培訓班等。大量作品被國内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傳略收入《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中國美術年鑒》等。